前言:《哈里·波特》这套小说估计没有一个人没听说过,这全赖当今无孔不入的立体化的商业宣传攻势。和它相比,其他的儿童类幻想文学作品就没有那么知名,比如笔者小时候就读过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当然现在知道它的不相干的人们也开始多了起来,因为他们看过了一个比《哈里·波特》烂10倍的美国系列大片《纳尼亚传奇》——而《狮子、女巫和魔衣柜》是这个系列小说作品的第一集)。《哈里·波特》的流行也不是一日之功,在它推出了3部作品后,2000年,它才被引进中国正式出版。随之而来的是它的电影、游戏和网络话题——几乎可以说中国人对《哈里·波特》逐渐熟悉的10年,也恰恰是中国人对IT业和互联网逐渐熟悉的10年。在不久前,该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改编作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上集已经在国内上映,它还有一个下集,将在不久后上映。此后,我相信这个系列作品所引起的喧嚣也将告一段落。而选在这个时候,我们约了这样一篇稿子,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与游戏和互联网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但我想对于我们的读者而言,这个专题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
那些昏黄的照片沉淀的是回忆,那些缤纷的照片埋藏的是幸福”。
如果你不知道“哈利·波特”,你起码有9年没进过电影院,10年没进过书店。当然,你会不屑,你会选择性无视,那么你错过的可能是一个时代,你丢失的可能是一个心灵家园。先别急着吐,虽然流行文化和高雅经典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然而这个系列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景观。你身在现场,为什么不试着融入其中去把握当下的脉动呢?我知道这本杂志的主要读者年龄层,所以我不是在对little friend或者aging friend说话,而你——又为什么不喜欢哈利·波特呢?——以下简称HP,指的是此系列品牌,而不是打印机或者生命值。
非主流?
扣这个帽子的时候请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该词已然被异化成等同于“左脑思维功能缺损”的不雅词汇,而你同样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独特爱好,而遭致人家投桃报李、原封不动的回赠。文化像水,川流不息,而又屡屡改道,莫衷一是。所以何谓主流,定义权不在宣传机器,不在权力机关,不在文坛作协,也未必全由咱们这些市井良民来划定。不过,请不要忽略受众人群这个重要指标。
我们且看“HP”这个品牌在经济收益上的耀眼光环,这是一条带动经济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链,按现在的美元汇率算,这个数目比2009年北京或者上海或者广州的GDP还要多。由出版开始,书籍原著、改编电影、DVD和高清影碟、电视片、改编游戏、原声大碟、广告代言……这些周边产品不断衍生,而玩具、服装、手办、食品、饮料、手机等等特许经营商品中也有太多你可能未曾想到而开发商想到了的能卖钱的东西,例如能够以13种手势来指挥电视、DVD播放机、音箱、电灯、车库的英国Kymera牌魔杖,款式与电影中哈利所用的11英寸冬青木魔杖几无二致,价格不算公道,780元人民币。这不仅是一个衍生品产业,简直就是一个创意产业。
英国Kymera牌魔杖
书籍销售的成绩是斐然的,7本原著被翻译成包括希伯来语、盖尔语、古希腊语在内的60多种语言,在全球的销量突破4亿册,如果把所有书连起来可绕地球……算了。如果以整个系列计,这是世界发行量第三的纸质书籍,前面有难以超越的《圣经》和《毛主席语录》,这个亚文化群体的忠诚堪比宗教信徒;如果以单行本计,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累计销量达1.07亿册,排在世界第六,前面又多出了《古兰经》、《新华字典》和《摩门经》。系列终结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于2007年1月11日封笔,7月21日英文版在全球发售,发售前的这段时间交织着保密与泄密的博弈,你不禁想起了苹果四代发售前工程机丢失的那段轶事。签订严格的法律合同、严阵以待的警卫、启用卫星跟踪系统,总耗资高达1000万英镑的安全保卫工作直指世界人民的公敌——“剧透”。此书发售前已有50万册的预订量,打破了图书预售纪录,发售当天全球售出1500万册,打破了图书首发销售纪录。即使在外界看来较为排斥欧美娱乐文化的日本,根据去年12月23日的畅销书周间排行,首发销量排行119万册的《哈利·波特》仍甩出排名第二的《IQ84 Book3》80万册之多,正所谓不可逾越之堑。67亿世界人口,至少每20个人中就有一人看过至少一本HP原著,如果算上盗版,那将更多。
《阿兹卡班的囚徒》游戏的第一幕,显然制作组仍未拿到角色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