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
没错,“HP”的前几部是偏向低龄。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指数——在美国很多中学里推行的“加速阅读”项目中有个名为“学力发展水平范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评级系统,通过词汇量、叙事手法、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等字面属性来判定书籍的阅读难度,HP首部曲《魔法石》的ZPD是6.6,也就是这说适合六年级读到第六个月的小学生看,很打击HP粉丝吧?然而故事的篇幅和复杂程度,以及多种文学手法的修饰会提升ZPD指数,因此黑人女作家Maya Angelon的优美诗作《我知笼中鸟儿为何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是6.7,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是7.9,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则是9.9。而HP系列后续作品的ZPD也随着小说的逐渐深厚而增长,《混血王子》就到了7.2。不过,ZPD反映的是适宜阅读人群的年龄下限,而不是推荐的年龄段,亦即是说,你只要自诩阅读水平高于美国小学六年二级的学生,你就可以读《魔法石》。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ZPD反映阅读难度,另外,“加速阅读”项目又有一个指数唤作“Accelerated Reader Book Levels”。AR指数则反映了读者阅读的持续兴趣,体现为“你如果喜欢这本书,那你会对同系列或同作者其他作品的阅读意愿”,所以《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的AR指数要略逊于《纸尿裤超人(Captain Underpants)》——个超级低龄的儿童画本,不要诧异。然而,我们发现,作为黑魔王复出后的承上启下之作,《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AR指数竟高达44,在同ZPD指数下仅次于高达71的《飘》,这是什么感觉呀!伏地魔 vs 邓不利多!决斗地点还是戒备森严的魔法部!HP粉丝们,请唤起汝等看到“他唯一害怕的人”一章时的激动回忆吧!
如果年龄偏低的主人公使得你产生“儿童向”的印象,那么HP系列的成长避免了这个印象的停滞。成长也是个很好的营销题材,一部精彩的连载作品会激发更多的期待。如果你有幸和有兴趣从第一部原著开始追随HP,你会有着与那个世界里的人物同步成长的美妙感觉,你们的年龄差距不致太大,时间轴相近,你们成长经历的困倦本质相同——怀疑和冲动,你们完成转变后的结局可能不同——你的心中可能风雷激荡,但哈利他们那个世界的史诗已经写就。
有个比喻说,同样是魔法,这层糖霜覆盖着《魔戒》的糖心——救赎,《纳尼亚传奇》的糖心——欲望,《哈利·波特》的糖心——成长。成长首先指的是主人公的成长——从寄养在姨夫姨妈家到11岁入学,度过7个曲折的学年(第7个学年被中断)再到19年后平静生活的片段,哈利不像柯南、大雄或彼得·潘一般青春永驻,他渡过了被欺凌和蔑视的童年,经历了叛逆躁动的青春期,最后从叛逆少年洗炼成有为青年——在国外的“麻瓜”界和巫师界,17岁意味着正式。成长也是邓不利多校长将哈利作为击败伏地魔的武器的锻造过程,他一直以最潜移默化的奇特教育方式和授课内容来影响及引导这位后生,“比起让你知道事实真相,我更在乎你的幸福快乐;比起我的计划,我更在乎你的心境平和”,以至于在后几部作品中干脆通篇不出现,直到结尾才现身诉清原委(因此涌现了好些论文讨论这种导师制度的优劣)。哈利自我习得的品质、学识、经历以及伏地魔的人格缺陷联合注定了黑魔头本尊的失败。抱歉,远离剧透。
“成长”
因为成长,HP系列也不会被“儿童文学或电影”的框架所圈定。HP第一部电影的北美分级就是令人惊奇的PG-13(因为里头出现了很多次粗俗词汇“bloody”)而非几乎全年龄的“家长指导(PG)”。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部电影海报的基调从明艳梦幻陡转为暗冷压抑,并带动了一大批幻想电影致力于黑暗氛围的营造,这种风格延续到第七部,超高的对比度和暗度使得电影海报几乎沦为皮影戏。而《星期天泰晤士报》评价罗琳的HP系列甚至超脱于青少年文学,“其成功之处在于对黑暗的试探,披着精灵童话的外衣来碰触小读者们潜意识里的恐惧(Fairy tales allow children to process their fears,抱歉翻译得太雅致了……)”。